免費訂閱每週電子快訊

標籤:

大灣區

銀娛為團隊成員引進全澳首個「展演活動職業安全卡培訓課程」

活動旨在提升娛樂演出行業從業員的職業安全意識和專業競爭力。 銀娛希望這一認證課程有助促進澳門娛樂演出行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早前,銀河綜藝館與廣東省演出行業協會合作,為全澳首次引進「展演活動職業安全卡培訓課程」。來自娛樂服務、娛樂營運、會議展覽活動操作和設施管理等不同部門的逾40名銀河綜藝館的團隊成員參加了為期兩天的培訓課程。 課程邀請了來自大灣區的舞台演出相關行業的10位行業專家和培訓師,不僅向銀娛團隊成員分享了專業知識及最新的演出行業的法律法規,亦就桁架應用、高空作業的個人防護、演出醫療預防措施及處理方法、消防及用電安全以及急救等一系列主題進行教學,以提升學員的職業安全意識和專業競爭力。經過培訓及考核,所有學員均順利取得展演活動職業安全卡專業資格。 銀娛期望這一認證課程不僅能加強行業從業人員的安全,亦有助促進澳門娛樂演出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作為澳門最新、最大的室內綜藝館,銀河綜藝館最多可容納約16,000名觀眾,憑藉無視覺遮擋設計及先進的高清播放技術,自投入營運以來,已經迎來多場精彩娛樂表演及體驗,為助力澳門建設「演藝之都」貢獻綿力。

詳細內容

英國商會邀請學者探討澳門融入大灣區

粵港澳大灣區的版圖覆蓋澳門、香港和廣東省九市,被視作中國深化經濟改革的催化劑。自2017年7月1日簽署 《深化粵港澳合作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後,各方的合作重點聚焦金融、科技、製造、物流和學術研究等領域。2022年,這個城市群的生產總值合計超過人民幣13兆元。但澳門特區能從中獲益多少? 《澳門企業社會責任》策略夥伴澳門英國商會聯同澳門歐洲商會邀請香港大學盧兆興教授,就澳門融入大灣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作深入討論。 盧教授在演講中闡明設立大灣區的初衷是實現多項目標,包括提升港澳特區居民的民族和國民身份認同、增強凝聚力,利用港澳踏板為大灣區其他城市引入外國直接投資,以及允許港澳兩地分別藉助深圳和橫琴的實體空間實現香港科技創新和澳門經濟多元化。 然而,盧教授坦言,機會與挑戰並存。 “除了貿易和旅遊業,”他指出,“澳門還可以從科技創新、人才移民、醫療保健和老年人服務中受益。” “GDP差距是一個問題。香港現時的城市生產總值最高,澳門位居第二。內地青年向港澳流動的意願突出,但港澳青年對大灣區一體化的興趣卻十分有限。因此,大灣區的區域一體化或出現不平衡、不劃一的情況。”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