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利美高梅博物館推出「絲路」為核心主題的全新展覽。
- 展覧分為過四大主題單元及三大亮點。
2025年10月1日,正值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二周年之際,保利美高梅博物館隆重推出以「絲路」為核心主題的全新展覽。展覽以橫貫歐亞大陸的古代絲綢之路為主線,透過四大主題單元與逾200件珍貴展品,再現千年絲路文明交融的壯闊史詩。此次展覽不僅深度呼應「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更彰顯不同文明之間交流互鑒的當代價值,助力澳門朝「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的願景邁進。

四大主題單元:跨越時空的文明對話
展覽以四個主題單元構成完整的歷史敘事:「瀚海西風」、「星漢燦爛」、「和光同塵」與「大道錦程」,呈現從古至今絲綢之路的發展軌跡與文化傳承。
「瀚海西風」 單元追溯古代商旅開拓絲路的歷程,展示他們如何透過貨物交換與信息傳遞,築起橫貫千年的交通命脈。展區以出土的駱駝商隊模型與古幣、陶器等文物,重現那條風沙滾滾卻充滿希望的商道場景。
「星漢燦爛」 則聚焦工藝與美學的流動。絲織、陶瓷、漆器、金工、玻璃、琺瑯等技術隨著商路的拓展而東漸西傳,影響各地的生活方式與審美風格。觀眾可透過精緻展品感受古代技藝交流的火花,見證不同文化在實用與藝術之間的交融。

「和光同塵」 呈現精神層面的融合。展區陳列佛教、祆教、伊斯蘭教、基督教等宗教藝術品,以及經卷、雕塑與音樂資料,反映絲綢之路促成的思想流動與審美共鳴。這一部分揭示了絲綢之路不只是商貿通道,更是靈魂與信仰的橋樑。
最後的 「大道錦程」 把視角延伸至當代,闡釋古老絲路的精神遺產如何在今日延續。展區將展示結合傳統與現代元素的藝術作品,彰顯絲路精神在「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中的文化力量。
保利美高梅博物館已成為粵港澳大灣區文化新地標。
三大亮點:從「鑿空」到未來的文明史詩
本次「絲路」展覽的三大亮點使其成為名副其實的國際盛事。
第一大亮點:展品陣容的多樣與權威。展覽集合包括故宮博物院、中國國家博物館在內的近20家內地文博機構珍藏,並邀請敘利亞大馬士革國家博物館與日本平山郁夫絲綢之路美術館等海外單位參展。後續還計劃邀請葡萄牙與法國加入,以真正構建跨國文化對話平臺。

第二大亮點:對絲路精神的現代表達。展覽特別呈現常書鴻、常沙娜等幾代學者的作品,展示他們八十年來守護敦煌藝術的努力與成果。此外,知名音樂家譚盾將展出他根據多年研究復原的古絲路樂器,如鳳首箜篌、五弦琵琶與反彈琵琶等,並結合現代交響樂讓「絲路之音」再度飄揚。

第三大亮點:是創新的博物館「夜遊」活動。觀眾可在夜幕降臨後隨劇目劇情穿越歷史長河,透過演員的現場演繹與文物展陳交織,體驗一場沉浸式的跨時空文化盛宴。
從張騫到文化遺產
絲綢之路的歷史可追溯至西元前138年,當時張騫奉漢武帝之命出使西域,開啟了東西方「互通有無」的先河。2014年,中國、哈薩克、吉爾吉斯三國共同申報的「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多國聯合保護文化遺產的典範。

2025年的保利美高梅「絲路」展延續這份文明傳承,精選包括甘肅省博物館藏銅車馬儀仗俑隊、故宮博物院藏雍正款藍色玻璃八棱瓶、敘利亞瓷瓶以及日本平山郁夫美術館藏犍陀羅佛像等世界級珍品。展廳並以聲音、光影及數位互動藝術,讓古老遺珍「活起來」,再現商旅往來與文明交匯的壯麗圖景。
音樂會延伸—譚盾奏響千年敦煌之音
作為展覽的重要延伸活動,10月6日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球親善大使、國際知名作曲家及指揮家譚盾與保利美高梅博物館聯合呈獻的《消失的藏經洞》音樂會在澳門美高梅「百寶箱」登場,吸引近五百名觀眾共襄盛舉。譚盾以「活態博物館」為理念,親自指揮敦煌古樂團演奏唐代樂曲《長沙女引》、《如意娘》、《箜篌引》等,並使用由敦煌壁畫復原的古樂器,在多媒體視覺與AI技術輔助下,再現莫高窟的絢麗聲音世界。
譚盾在演出後表示,「無論是保利美高梅博物館展出我所復原的古絲路樂器,還是這場奏響千年遺韻的演出,都是我們共同為絲路精神所作的獻禮,也希望藉此引發更多人思考文化如何在歷史洪流中消失、重生、再度發光。」

美高梅中國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兼執行董事何超瓊指出,美高梅一直致力於讓中華文化在當代舞臺上煥發新光。「借助美高梅『百寶箱』的前沿科技,打造出本澳獨有、高質量的中華原創文藝盛會,同時與保利美高梅博物館的『絲路』展覽相輔相成,共同傳承和延伸中華文化的精神內核。」
展覽呼應「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
澳門的新文化地標
自2024年11月正式開放以來,保利美高梅博物館已成為粵港澳大灣區文化新地標。博物館專注展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與地區的文物藝術,善用創新策展理念與靈活的展覽空間,融合學術、知識、藝術與互動體驗,為觀眾帶來兼具教育性與美感的文化旅程。
「絲路」展覽的推出,不僅是一次歷史的再現,更是一次心靈的共鳴。它以古鑑今、以物證史、以藝通心,見證人類文明交流的永恆力量,並在新的時代背景下賦予絲路精神更深遠的意義——那是和平合作的願景,是文化共存的信念,也是通向未來的希望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