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運動會公路單車賽事以港珠澳大橋為核心,串連珠海、澳門、香港及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
- 這次三地共同承辦的大型運動會,將可成為一個代表性的標誌。
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公路單車賽事於11月7日至9日熱血開賽,賽事包括男、女計時賽及男、女子個人賽四個小項。其中最受矚目的男子個人賽將於11月8日舉行,全長約231.8公里,以港珠澳大橋為核心,串連珠海、澳門、香港及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成為全運會史上首個真正「跨境」的比賽項目。
國際單車裁判梁雄殷表示,能夠在同一條賽道上連繫粵港澳三地城市,是一次劃時代的突破。
「這次三地共同承辦的大型運動會,將可成為一個代表性的標誌,為日後粵港澳大灣區共同申辦大型國際體育盛事或大型國際綜合性運動會的潛在可能提供了寶貴的例子。」
梁雄殷亦表示,由於比賽涉及多次出入境流程與三地法規,三地政府為解決通關及交通安排付出了大量努力,賽事將採用閉環管理形式。

「三地政府就便捷過境及通關的安排,投入了不少資源以解決各種技術困難,使比賽得以開創先河,跨越三地。」
除了承辦比賽外,澳門此次全運會派出了歷來最大規模的單車參賽陣容。梁雄殷指出,內地單車運動的發展迅速,青少年訓練體系完整,澳門運動員可藉此與內地車手頻繁交流,提升技術與戰術思維。
「由於內地參賽的成本相對較低,而且水平和年齡組別較完整,為本澳青少年運動員提供了更多的比賽機會,而且也促進教練員,裁判員及競賽人員更多互動交流的機會,對本澳的體育運動青少年培訓發展方面提供更大的空間。」
全運會自行車公路賽創下全運會歷史先河,三地協作的成功,不僅提升了澳門的國際體育形象,更為粵港澳日後共同申辦大型國際體育賽事奠定基礎。未來,若能延續此路線打造常態化賽事,港珠澳大橋或將成為大灣區的「黃金賽道」,連接的不只是城市,更是三地共同邁向國際體育舞台的信心與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