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訂閱每週電子快訊

澳門中小企發展:未來機遇

澳門特區政府在2023年8月提出的《澳門特別行政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規劃(2024年至2028年)》,將逐步發展多元化經濟,而中小企在促進多元經濟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政府期望大型企業用「以大帶小」的方式推動中小企的發展。然而,在政策推動當中,中小企有何發展的機遇?中小企近年的發展又是如何?《澳門企業社會責任》今期將與大家一同探討本澳中小企的發展機遇。

不同地區對中小企的定義都略有不同。在香港,中小企被定義為僱用少於100人的製造業企業,或僱用少於50人的非製造業企業;但在新加坡,中小企被定義為每年銷售營業額不超過一億新加坡元,或僱員人數不多於200名的企業;而在加拿大、墨西哥、美國對於中小企的定義為就業人數未滿500人。

澳門作為微型經濟體,除了綜合旅遊休閑產業外,大部分企業規模均為中小型。儘管澳門政府沒有就中小企在數據上作出分類,但根據政府針對中小企的援助中規定,企業的工作人員不超過100人才能接受資助,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關於澳門中小企的有效定義。

而根據澳門一些中小企協會對行業的分析,近九成的澳門企業符合此定義。因此,中小企的發展對於該城市的整體經濟具有決定性影響,並對澳門的經濟發展和就業作出了重大貢獻。

中小企疫後情況

澳門過去三年因為疫情原因,旅客大幅減少,很多中小企面臨着倒閉危機。儘管特區政府曾在疫情期間三次發放「消費卡」及提出各項中小企輔助政策,但長期的邊境限制措施,始終令經濟無法得到起色。

澳門民間社團「民聯智庫」在2022年展開網上調查,訪問1,262個中小企,結果顯示,有46.8%企業表示疫情影響非常大,有面臨倒閉的危機。

而澳門最終於2023年1月8日正式宣重新對外開放後,旅遊行業逐漸恢復,入境旅客人數逐步恢復至2019年水平,為本澳中小企經濟情況帶來曙光。然而,重新對外開放卻對部份中小企而言,反而產生了另一方面的影響。

在黑沙環從事餐飲行業的Lok,經歷了三年疫情,他的餐廳依然屹立不倒,卻在開放後不久面臨結業危機。談到生意情況,他坦言「通關正常化後,在本地消費的市民的確減少了不少,餐飲業受到很大打壓。」

「疫情期間政府發放消費卡,本地居民願意留在澳門消費,但現時相關的援助已經沒有,市民自自然然會去物價更便宜的地方進行消費,這亦無可厚非。」

Lok說到,在疫情結束後,可以明顯看到生意額減少,但舖位業主卻認為由於經濟即將復甦,他們可以提高租金。「人流減少、物價上升,但租金卻被要求提高,結束餐廳的經營是無可奈何的事。」

澳門時事評論員甄慶悅表示,本地中小企零售與餐飲業受到打擊。「三年疫情改變了很多人的消費方式,網購行業更加發達,而北上消費模式的轉變,亦影響很多本地企業。」

「不只是零售與餐飲業,一些過去與特區政府合作的企業,亦因為過去三年政府縮減開支,而受到正面影響。」

澳門政治經濟研究協會理事長、澳門管理學院院長唐繼宗教授表示,疫情後出現了「消費降級」的情況。「今年年初開放後,旅遊區的企業恢復速度很快,但傳統社區卻相反,因為本地消費力轉移,以及業主亦因社會情況而加租。」

中小企數字化轉型

疫情過後,澳門本地的消費模式逐漸轉型,中小企的經營模式不只局限於傳統的「面對面」交易,更需要轉變為「線上線下」雙線並行的經營模式,而當中的轉型需要政府政策、大型企業及新的產業多方面扶持。

唐繼宗教授指出:「新的消費模式下,中小企更多要去嘗試轉型,特別是數字化轉型。」

特區政府在2024年施政報告當中,有很大篇幅提及中小企轉型方面,報告亦強調了在未來的施政中,特區政府需要加強數字城市建設,推出中小企數字化升級支援服務,協助中小微企利用科技壯大發展。

「以大帶小」的商業模式

2023年8月特區政府提出的《澳門特別行政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規劃(2024年至2028年)》中,並在規劃中首次提出「以大帶小」的經濟模式,在推動公營機構與私人企業合作的同時,亦將落實大型企業社會責任,推動大型企業以自身企業能力帶領澳門小型企業的發展。

根據規劃,自2024年起政府與大型企業將持續推進歷史文化片區的活化工作,並加入本地特色文化體驗元素,藉此吸引中小企進駐,並且透過

「以大帶小」的形式,聯合本地中小企,開展引旅客入舊區的工作。

唐繼宗教授指出,從整個綜合旅遊休閑業的發展情況來看,未來開拓海外客源,本澳旅遊客源會加強多元化,將會有更多不同層次的旅客,亦會帶到不同中小企有更多商機。

「多元化的旅客,大型企業將帶動中小企有更多發展空間。」

「例如採購服務,本澳大型企業將更加多採用本地的中小企供應商,形成完整產業鏈,採購量增加帶到中小企發展。」

他也說到,中小企的參與亦會令大型企業變得更多元化。「在旅遊業的發展中,很多不同的中小企參與才能顯得更多元化,例如一些餐廳、商舖等,中小企的參與亦會讓旅客感受更多當地文化。」

大型企業扶持措施

澳門一些大型企業長期以來非常重視與本地企業合作,多年來透過不同形式支持本地中小企發展,尤其在本地採購方面。

其中一家對當地經濟和發展做出巨大貢獻的大型企業率先實施了「以大帶小」商業模式,成功吸引本地零售及餐飲中小企進駐度假村,為中小企推廣及品牌打造提供協助。

特區政府中小企輔助政策的轉變

許多人可能會感到驚訝,澳門特區政府實際上在20年前就首次推出了對中小企的援助措施。回歸初期,澳門賭權還未開放,旅遊業還未興旺,本澳市面百業蕭條。2003年,澳門更遭遇SARS事件影響,社會經濟日漸衰低,中小企甚至出現起結業潮。

當年的澳門政府為保障中小企發展,推出

「中小企援助計劃」,為企業提供免息貸款援助。這亦成為回歸後首個政府針對中小企作出的資助計劃。該計劃往後不斷得到完善,至今援助金額提高至60萬澳門元。

在過去的20年裡,政府陸續加強了對中小企的支持,先後推出了「中小企信用保證計劃」和「中小企巨災財產保險資助計劃」。而在2020年澳門新冠疫情發生後,中小企首當其衝受到嚴重影響,政府因此提出提出了支持中小企度過意外艱難時期的計劃。

政府在2020年提出了「中小企銀行貸款利息補貼計劃」,為中小企提供最高200萬澳門元的貸款。該計劃分兩階段實施,共批准了4,983份申請,總批准貸款金額為6,316,909,375澳門元。

儘管澳門的中小企在疫情年代需要忍受最壞的時期,並且在疫情後仍面臨著挑戰,但新的時代正在到來。政府各項支持政策,加上澳門經濟的多元化和澳門大型旅遊休閑企業的支持,為那些在過去幾年中倖存下來的中小企,以及無疑將在不久的將來啟動的新中小企帶來了新的機遇。或許,澳門中小企的好時光終將回歸。

標籤

文章類別
綜合度假村夥伴
項目
人物
策略夥伴
其他機構
其他主題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