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訂閱每週電子快訊

官樂怡基金會《海上月牙》文物藝術展展現絲路歷史魅力

  • 官樂怡基金會推出文物藝術展,展出由收藏家歐路易提供約50件珍貴文物。
  • 展覧包括由 4 世紀至 19 世紀的陶瓷、繪畫、文獻及書籍。

官樂怡基金會近期舉辦的《海上月牙》文物藝術展,於 1 月 21 日正式開幕,展期至2月8日。展覽由收藏家歐路易提供約50件珍貴文物,包括由 4 世紀至 19 世紀的陶瓷、繪畫、文獻及書籍,呈現絲綢之路陸海貿易的歷史風貌。

展覽由基金會與歐氏家族收藏共同舉辦,旨在慶祝兩個重要的周年紀念日:2014 年絲綢之路陸路走廊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十週年,以及 2005 年澳門歷史城區被列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二十週年。

歐路易表示,家族自 20 世紀 50 年代便開始收藏中葡古董,並致力於推廣澳門文化遺產教育。「家族有著中葡文化背景,在澳門這座東西方文化交融的城市工作了百年,致力於推動澳門文化遺產教育和澳門古文物的推廣。」

展覽呈現的是敦煌的著名月牙形湖泊,也象徵中國東南部繁忙的海上貿易網。泉州和澳門等港口是宋代重要的造船和全球貿易中心,透過海上絲路連接東西方。

而澳門的戰略位置使其成為16世紀重要的海上樞紐,將中國的絲綢、瓷器和其他商品出口到日本、歐洲和其他地方。是次展覽突顯澳門在拓展全球貿易網絡及促進文化交流方面的重要角色。

推薦